Week 14 | 11/29 | 11/30 | 12/1 | 12/2 | 12/3
本週任務與進展
11/29
今日進度(明日繼續):
- ADL逐字稿評分
- ADL執行能力評量表:修改給雨彎看
- 英文課
- 早上9.30 試評ADL評量表和『接案後,前幾次OT』之主要任務checklist(候老師的OTS和個案)
- 請宜瑄幫忙聯絡鈴艷老師
待排任務:
- 給個案看的ADL項目checklist
- 約鈴艷訪談
11/30
今日進度(明日繼續):
- 逐字稿畫衛教&ADL重點
- ADL執行能力評量表:修改給雨彎看
- 整理鈴艷老師的內容與器材表單回饋
- 找EPA資料
- 修改EPA的評分標準
待排任務:
- 給個案看的ADL項目checklist
- 約鈴艷訪談
- 實際表現筆試
- 自覺困難度筆試
- 學習記錄表單(問楊老師)
心得與困難:
今天為了修改EPA的評分標準做了很多的資料檢查,因為不清楚任務的milestone要怎麼寫。
平常查資料都是看到competence的mildstone(參考royal college的milestone of competence),找不太到任務的。於是就很仔細地在royal college網站上翻他們的資料,發現了一些新東西,果然每次都可以給我小驚喜~
12/1
今日進度(明日繼續):
- 逐字稿畫衛教&ADL重點
- ADL執行能力評量表:修改、傳給候與楊老師
- 整理鈴艷老師的內容與器材表單回饋
- 約鈴艷訪談(已寄line,等待回复中)
- 修改EPA的評分標準
- 英文練習
待排任務:
- 給個案看的ADL項目checklist
- 實際表現筆試
- 自覺困難度筆試
- 學習記錄表單(問楊老師)
心得與困難:
逐字稿非常的難評分,因為很多都沒有評估到執行能力,有的也就只有bed mobility,其他全部都是NA處理。再者,用逐字稿也沒辦法去看實習生的一些非語言表現,我無法判斷他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勢必是要取捨一些內容,這個評量表有點太不適用了XDD
器材的部分統整了各位老師的投票結果做出了一份新的器材表單,但還是有些東西需要跟鈴艷老師再確認一次,各位老師的想法都太不一樣了,一個一個的訪談整理效率其實不高,好想請他們一起開個會討論噢哎喲~
也許可以試試看在word裡面都標記一些老師們各自比較特別的想法,給其他老師們參考,做個統整機器XDD
12/2
今日進度(明日繼續):
- 逐字稿畫衛教&ADL重點
- 下午2點去臨床收案
- ADL執行能力評量表:跟雨彎討論各自的問題
待排任務:
- 給個案看的ADL項目checklist
- 實際表現筆試
- 自覺困難度筆試
- 學習記錄表單(問楊老師)
心得與困難:
去臨床評估完實習生的評估表現後,出現了很多問題
- 流程:目前臨床的流程與我們正在建構的評估工具大相徑庭,我們是否要更改流程去配合臨床呢?
- 標準情境的記錄可以用拍照的嗎?可是又要做到什麼程度才是真的最大化還原呢?
- 評估準備期的時候有個流程是『訪談個案的執行情境』,原定是需要訪談完所有項目的執行情境才能繼續進到評估期的,可是臨床上老師都會用一個一個項目的方式去進行表現和能力的評估,基本上都是:問表現—>問情境—>請個案實際做,那這樣的話流程是不是也要因此而有修改呢?(如問題1)
- 評分:如何確認什麼才是正確的評分呢?
- 評估中:要以什麼標準去確認治療師何時該給予協助,或是被允許給予多少的協助?又如何確定這個協助是由必要的呢?
- 流程是否一定要按照順序去完成?如果跳過步驟,而後面又有在評,那可否再計分?
- 評分標準:低標準的說明是“有做到,但沒有做到任何重點”,但這樣太難達到了,會導致大部分人都落在中標準(“有做到部分重點”),怎麼改比較好呢?
- 去臨床使用這個東西的目的是什麼呢?是要去知道這個評量表的信效度還是看實習生的前後測變化呢?
- 私下覺得,用這個評量表去評量實習生是不公的,就如雨彎所形容『我以為考的是選擇題,卻出的是申論題』的感覺。是不是應該先給實習生知道我們要看的東西再去做會比較準確呢?
12/3
今日進度(明日繼續):
- 逐字稿畫衛教&ADL重點
- 實際表現筆試
- 下午2點去臨床收案
- ADL執行能力評量表:跟老師討論??
待排任務:
- 給個案看的ADL項目checklist
- 自覺困難度筆試
- 學習記錄表單(問楊老師)
心得與困難:
下班前和老師討論了一些因為去臨床使用評量表而產生的問題。
老師說去臨床實際用評量表的目的是為了測試這個評量表的實用性,才比較知道修改方向,更貼近現實,以後這個評量表是要用在逐字稿的,所以也可以因為有現場觀察過而比較知道逐字稿裡面的對話是什麼,比較能想像。
關於評量表上,我們已排定的流程,不一定、不強迫要照著去做,有做到/準備好就行。
評量表一定多少有限制,這個要寫清楚:什麼是看不到/評不了的?
表格需要再修改,目前我還沒有思考到修改的方式,但會先把NA(不適用)的和沒做到(該做的但沒做到,也許是做很差,和NA不一樣)的分數做出區隔。
評估逐字稿的流程要和雨彎再對一下,星期一會約討論。
關於主要任務checklist的部分,需要修改寫清使用指引,以及分版本(for OTR or OTS)。另外在填寫過程中也有發現一些格式讓人比較難懂,再琢磨如何修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