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多的資料當中終於找到了開SED會議的方法
偉哉Royal College!讚歎 Royal College!
以下是文章中的procedure部分重點整理:
- 會議名稱是什麼?
- 主題叫competence commitee meeting
- 會議由誰組成?
- 角色:
- chairman:主持會議,也是Program Director,或經票選擔任此職位
- primary reviewer:最主要負責觀察/評估該學員人,負責收集評核資料
- secondary reviewer:會議中負責投票贊成/反對primary reviewer建議給學員的評量等級
- 人數:至少3位clinical supervisors,且出席率超過一半,program director也要在(但不曉得3位裡是否有包括program director?)
- 會議頻率?
- 一年至少2次(一位學員)
- 會議舉辦時機?(我就直接抄了)
- Regularly timed review
- A concern has been flagged on one or more completed assessments
- Completion of stage requirements and eligible for promotion or completion of training
- Requirement to determine readiness for the Royal College exam
- Where there appears to be a significant delay in the trainee's progress or academic performance
- Where there appears to be a significant acceleration in the trainee's progress
- 會議大致、粗略的流程?(上至下)
- chairman開啟會議
- primary reviewer提供受評學員的資料和建議的等級
- second reviewers投票,票數若不通過就會一直換等級投,直到那個等級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參考這個流程去進行SED的話,套用在OT的UGY和PGY上其實不會很困難
我想,困難的點是臨床人員的意願問題嗎?
甚至套用在OT的制度上,或許會比醫學的更簡單?
越是深入了解EPA,越是覺得他有不可抵擋的魅力,把一個看起來很玄的東西整理得很漂亮,甚至架構非常完整
本來我想信任這件事情是存在大家的心中,不會表現出來,但就是會有很明顯的感受
比如在成大生理實習的時候,我的老師讓我接新住院病人的時候,他已經不會在旁邊看我,而是在旁邊做手傷病人,就可以代表他信任我有足夠的技能、知識、態度,去做這件事情,可以放心放手讓我來
非常簡單的概念,卻可以代表那麼多東西,真的很厲害!忍不住再次給一個大大的respect!
上面廢話超多,以下是我覺得套用在OT的話應該是會長怎樣的小小預測:
- 會議名稱:EPA操作等級決策小組(or EPA獨立等級決策小組之類的)
- 會議人員:
- chairman:可以由實習計劃主持人擔任,或者另外選一個負責人
- primary/secondary reviewer:實習生的指導老師們
- 會議頻率:7wks/1次,因為以實習生來說,他們一站只有三個月,三個月做2次,剛好可以做是否有進步的確認(或是其他想法,但我還沒想到)
- 會議舉辦時機:
- 實習的初期/中期/末期(私下覺得中&末期比較合理)
- 流程參考上方所提
btw一切只是初步想法,畢竟建構一個完整的EPA,不是只弄個EPA描述、表格...等等就可以的,前路漫漫啊~明天繼續努力咯💪💪💪
參考文章:Competence Committee Guideline: Process and Procedures in Decision Making
您很棒xDD 真的是EPA小專家
回覆刪除Btw Royal College這邊寫要至少3位clinical supervisors~~但我們目前只設定2位xD 這樣oo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