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任務與進展
上午請假(居留證、各銀行帳號換證手續done)
思考畢業後如何學習臨床技能
細讀ADL相關資料
應聘行政事宜:
- 勞工體檢(缺居留證,暫緩)
- 網路帳號申請(已將申請表列印交給玉雲姐)
- 紅卡(缺時數和網絡課程證書)
明日繼續
細讀ADL相關資料
應聘行政事宜:
- 勞工體檢(缺居留證,暫緩)
- 網路帳號申請(已將申請表列印交給玉雲姐)
- 紅卡(缺時數和網絡課程證書)
本日心得
今天在讀ADL評估的研究計劃時,先是粗略讀了一遍,再細讀進去每一個字,於是就想到去教授的部落格上看有沒有相關的東西,果然看到有研究計劃的閱讀指引,才了解到用“what,how,why”的方式去閱讀文章
我對它們的理解是這樣
what:想要釐清的是什麼? how:怎麼去釐清(什麼方法)?
why:為什麼要這樣去釐清?
之後再去讀一遍覺得自己有稍微抓到內容了,但還是有很多的不確定
於是我再寫下了我頻繁出現的問題(對我有很不好的影響)
1. 照本宣科 2. 缺少批判性思考
自己把想問的東西過濾一遍後,去找到教授做討論
教授說明“what,how,why”
what:文章寫什麼?針對了什麼重點?你看到了什麼?想知道什麼?預期在裡面看到什麼?how:怎麼達到目的?
why:可以是各種東西的why(比如:為什麼做這個研究?為什麼是這個樣本數?為什麼是這個研究設計?等等的問題,未必會有所有答案在文章裡,有些不會寫在裡面,而有些是方法學,背後都會有學問)
教授說閱讀要有方向,要去抓到自己要了解到的重點,讓我把這些點都列出來(如:這裡面描述的概念我同意嗎?),被這樣一說我才發現我的問題好像多數偏why,沒有批判性思考的我會習慣性的抱著“這怎麼會出錯”的想法去閱讀,所以注意到的東西都是why而非我必須要懂得的what。以後讀文章的時候,一旦發現自己有這樣的想法要立刻打掉,否則整篇文章讀下來我都是在被動往腦裡塞東西,而沒有去主動思考讓它變成我的知識。
有和教授說我上面提到的兩個問題,教授給予第一個問題非常好的建議,閱讀後要用自己的話寫出來,這比用口語說明難,但卻比較明確,寫出來後要找高手去看,多多練習。
另外教授有提到學生們的閱讀習慣的部分,總是喜歡用猜的,但都不會猜對,但教授們讀書都不會猜,且學生們的背景知識本身就比較薄弱,這樣閱讀效率自然低。因此,寫文章給教授看懂,比給同學看來得難很多。
今天收穫非常多的東西,我覺得我需要花時間好好吸收,感受到慢慢有進步的自己真的很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